盛耀佳德商学院重磅推出《揭秘达芬奇版加盟骗局》报道后,当天下午就有神秘人士致电商学院小编,称自己曾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类似“招商公司”工作过,对这类招商行业操作模式颇为熟稔,愿意提供更多内幕。据其曝料,合肥约有此类“招商公司”200余家,业务量大的一年“营业额”上千万,“利润”更是达四五百万,就连小公司一年也能捞个三五十万。“这类公司不仅是虚假宣传,而且就是赤裸裸的诈骗行为。”神秘人士称。而今,良心发现的他愿意将所知道的“招商公司”真面目公之于众,剥茧抽丝揭秘整个骗局中的诸多奥妙所在。(文中,曝料人化名沈厚)
第一步
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潜在客户号码
沈厚说,纵观被骗人可以发现,他们具有群体性特点,大多是在外打工多年积蓄一二十万,觉得累了,想回乡找个生意做做,就在网上寻觅合适的项目,然后留下自己的号码。恰恰就是这在所谓的“商机网”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的不经意行为,启动了王宝刚(11月1日报道所提到的受害人)们受骗上当的第一步。
据沈厚称,这些所谓的商机网、致富网、招商网和“招商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有人在网站看到心动项目并留有联系方式,第二天这些人就开始不停接到来自全国各地“招商公司”的电话邀约,就像王宝刚接到合肥史密斯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的加盟邀约电话一样。
“这些网站靠卖电话号码和做角标赚钱,客户基本上都是各地的‘招商公司’。”沈厚透露,一个近期留的号码能卖七八毛钱,时间长一点的行情则是一两毛一个,而一些常年在网站做广告的“招商公司”,甚至可以免费获得号码。“这些网站在全国各地都有QQ群,专门开拓业务,有的还会假扮想加盟的人,到‘招商公司’去,目的就是为了和他们开展这种贩卖号码和做广告的业务。”
第二步
电话邀约极力承诺各种诱人条件
当“招商公司”获得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后,便会电话邀约这些“猎物”,最终磨破嘴皮让他们上钩。
这些直接给潜在客户打电话的是业务员,处于“招商公司”整个利益链的最底层。沈厚称,他们大多是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进公司时要经过3-5天的培训,学的都是专人编写的“行业秘笈”。“譬如教你如何打电话,如何去火车站接客户,到了公司后如何接待等,都有一套,能训练得无论(潜在客户)怎么问,(业务员)都能回答得天衣无缝。并且,这本秘笈是不断根据新情况更新的,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开会对一天的情况进行总结,遇到新问题就想解决的办法。”
第三步
现场谈判用心理战打消客户顾虑
当潜在客户到达合肥以后,“招商公司”会租用上档次的轿车去火车站或汽车站接。先会不急于带你到公司,到茶楼喝喝茶拉拉家常,遇到饭点还会带潜在客户到饭店吃个饭,拉近双方距离,反正就是不谈招商的事情。这一招叫“欲擒故纵”。
等到消耗的时间差不多了,才把你带到处于高档写字楼的公司。一进公司,潜在客户就会被营造出来的忙碌景象吸引,“先让你感觉公司很忙很有气势,然后说老总在忙让你等上一两个小时,就是先坐冷板凳。”然后估摸潜在客户心理上可能有点急躁了,主谈判手才会出现。“通过简单对话发现只是来看看,没有意向加盟的就否决掉,会跟你说你不适合做这个项目劝你离开。”沈厚称,在这些谈判手眼里,时间就是金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没可能成为“鱼饵”的人身上,会拣最有把握的“猎物”下手。
第四步
被识破后就想方设法拖
客户汇了钱以后,公司就必须发货。这些货大都与当初客户在公司所看到的货品相差甚远。“譬如客户拿到的定位书包,可能定位器压根就是坏的。”那这些货又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个和今年3·15曝光的田婆婆事件是一样的,只不过田婆婆造成幼童患上癌症,所以引起了重视。”沈厚告诉记者,“田婆婆事件”出来以后,他也曾想联系中央电视台把这些“招商公司”曝光,但最终不了了之。
根据沈厚的爆料,记者还原了以上“招商公司”行骗的全过程,希望更多的人在看到报道后在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多擦亮眼睛,仔细留意各种细节,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