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巧合,最 近几个杂志记者采访时都问到有关化妆品OEM防腐剂的问题。诸如“常用的防腐剂有哪些?”“比较安全的防腐剂有哪些?”“危险性高的防腐剂通常会在哪些保养品里出现?”“防腐剂对人体与皮肤的伤害有哪些?”。
有一群绿色环保、拒绝污染的拥护者,推广选用天然有机、无毒、无防腐剂的保养品,但以目前的保养品技术,并无法提供这样的商品。
关于防腐剂,问题可小可大,答复也可简可繁。我从不认为记者的问题很傻,因为这些问题,象征着大众的困惑和需求。但是单纯的问题,若是以询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解答,反而让人由不太了解,变成了解,对真相的认知并无实质的帮助。换言之,就算把防腐剂的议题做得再大,还是会让消费者感觉“雾煞煞”,无所适从。
事实上,消费大众对防腐剂应有的认识,不在于精准知道防腐剂的种类或名称,而是“获知如何选择低防腐剂的保养品”与“了解降低防腐剂风险的保养方式”。因此,这次的主题,就跟大家一起来谈谈,如何才能免于落入对防腐剂的恐慌中。
防腐剂、防霉剂、抗菌剂、杀菌剂,不同吗?
几年前有个品牌找我起上课,对我在课上讲的“防腐剂”字眼感到不安,跟我商量“能不能把该成分说是杀菌剂,而不是防腐剂?因为很多人蛮介意防腐剂的”。我欣然答应。
因为不论叫做防腐剂、防霉剂、抗菌剂或制菌剂,在使用上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差别在用量上,用量低时称为防腐剂、制苗剂;用量高时,称为杀菌剂。
防腐剂对人的危害程度,也跟用量有关。同一种防腐剂,用量过高,皮肤会立即出现过敏红斑反应。浓度适宜,皮肤虽不立即起排斥过敏的反应,但仍有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的积存性伤害。从防腐剂的类型来说,防腐剂当然也有毒性大小的差别。有些产品确实使用了毒性较高的防腐剂。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化妆品加工生产商的无知,沿袭以往的习惯未跟着时代提升进步。(是否不知者无罪?或者是存在规范上的疏漏?)
2.成本考量与防腐效果考量。(有些新的、安全的防腐剂确实贵了些,相信同防腐功效下,防腐成本增高)
为什么一定要加防腐剂?
一个室内温度为24~27℃,干爽10月天的黄昏时刻,我在家附近很知名的面包店里,买了两个一盒装的小麻薯。隔天早上7点,孩子要把麻薯当早餐吃,竟然明显发霉了。几天后,我再去买面包时,向柜台小姐问了一句:“你们的麻薯做好了会卖几天?”她不假思索地回复:“每天早上做,当天卖,回家后两天内要吃完。”我真的相信她的说法(我不太会怀疑人),但还是优雅地告诉她,我在那买的麻薯,隔天上午就坏了。她回答:“因为我们不加防腐剂,可能是你家太潮湿的关系吧。”
我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在想:“不含防腐剂的产品,带回家后坏掉了,恐怕得自认倒霉才行。”这种很闷的事,我的生活经验里还不少呢。
同样地要提醒各位:对于化妆品,不要太乐观地相信“不添加防腐剂”,更不要太相信那些声称不使用防腐剂的广告。不然,产品坏掉时钱已经付了,心情也会很闷。
不论化妆品的制造环境如何,要维持瓶罐里的化妆品3年内不滋养微生物,加入相当量的防腐剂,对制造者来说是最稳当的无虞的做法。
反过来说,消费者既然不能接受瓶装内容物发霉长菌,就必须接受化妆品中含有防腐剂的事实。
文章转自化妆品生产加工厂:http://www.mengt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