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酒文化转变 中国白酒该何去何从
2015-11-16 13:56
来源:项目加盟网
浏览量:304
沂蒙山酒业
投资金额:3-5万
企业名称:山东沂蒙山酒业有限公司
对于酒文化而言,我国土生土长的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酒文化的冲击。西方酒文化的代表是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在我国已然成为品味、时尚、健康的代名词,当人们谈及葡萄酒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美女、美食、美景等等。人们选择喝葡萄酒的同时也选择了葡萄酒所带来的文化体验,而这种对葡萄酒所带来的文化体验的选择也暗示着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可。在葡萄酒文化中,笔者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对酒物质性的重视,二是健康。
首先,外国人对葡萄酒的态度,既体现在文化方面,也体现在物质方面。葡萄酒虽然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但同时它也仅仅是一种饮料,是一种物质。在这一方面,外国人似乎要比国人关注的多一些,酸度、甜度、香气、平衡感在外国人喝酒的时候会经常提及,而且很普遍,而国人对于酒本身的关注度要远远小于对酒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注。这也是除了历史文化背景之外的,所造成中外饮酒文化不同的原因之一。外国人无论在喝低度的酿造(比如葡萄酒)的时候,还是中高度的蒸馏酒(比如白兰地)的时候,都习惯于慢慢品尝,慢慢感受,而国人的这种习惯并不普遍,大口饮酒、一饮而尽还是主流的。另一方面,葡萄酒文化传达给了人们健康的饮酒理念,加强了人们对健康饮酒的重视。这种健康饮酒的思想必然与我国豪放的传统饮酒文化产生矛盾。所以随着葡萄酒文化对我国白酒文化的侵袭,国人的饮酒习惯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
除了外国文化(具体而言葡萄酒文化)对我国酒文化的冲击进而导致我国饮酒文化的改变之外,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80、90后素质普遍的提高,老一辈白酒消费者慢慢的开始注重健康的问题,而有高素质背景的80、90后也并不热衷于传统的白酒饮用文化,这也必然导致白酒饮用文化的转变。我想比起“感情深,一口干”而言,“小口喝,慢慢品,品出真性情,喝出真感情”,“碰杯但不干杯”更会代表绝大多数人对饮用白酒的心理诉求,同时也是对酒的一种尊重。
代表着我国传统智慧的中国白酒,在饮酒方式转变之时,应该如何面对?是保持传统,还是顺应时势,答案已非常明朗。如果中国白酒仍旧维持原有的饮酒文化,不对健康的饮酒文化进行宣传和培育,那么将在健康化、品味化的饮酒文化大潮中被侵蚀,中国白酒的地位将被其他酒类所取代。而更不要谈中国白酒走出国门去融合其他国家文化的问题。而顺应时势后,虽然群体性单次的消费量会下降,但是单体多次的消费量会大有改观。慢慢地,三五小聚或者单人独饮,细品白酒的场景将非常普遍。
那么,白酒应该如何顺应这种饮酒文化的改变呢?
笔者认为,首先,喝酒既要喝文化,也要喝口感,这就要求白酒企业应开发出顺应时代口感的白酒,这是自身顺应时代的充分条件,消费者喜欢才会购买,才能更好的配合文化效应和品牌效应。
其次,健康白酒的思想的重视。在健康的饮酒方式流行下,酒类若不健康,则所谓顺势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是顺应时代的自身的必要条件。只有更健康,度数低,喝完后反应小才能使得白酒更畅销。
第三,面对其他众多酒类的竞争,中国白酒,应该更加突出自己独特的方面,使其有别于其他酒类所带来的在口感、文化上的体验。同时,应对消费者进行培育,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中国白酒所带来的口感、文化体验。
相关标签: